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通知公告 > 正文
关于举办西南大学第二届大学生物理创新竞赛的通知
时间:2020年10月15日   作者:   编辑:xn_cxcy   审核: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

各学院(部):

为丰富学校本科学生的课外学术科技活动,培养学生对物理学习的兴趣,更好地促进物理知识在各学科中的应用,推动学校大学物理和大学物理实验教学改革,营造良好的学术科技创新氛围。同时为全国大学生物理实验竞赛、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中国大学生物理学术竞赛(CUPT)、重庆市大学生物理创新竞赛等学术科技活动培育参赛选手,学校特举办西南大学第二届大学生物理创新竞赛,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组织机构

竞赛由创新创业学院、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主办,竞赛办公室设在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负责赛事全程工作。

(一)竞赛工作组

设竞赛工作组,工作组成员由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教师和学生骨干组成(名单见附件1),负责竞赛的组织开展等日常事务工作。

(二)竞赛专家组

设竞赛专家组,专家组成员由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的相关教师组成(名单见附件2),负责制定竞赛的评审与评奖办法,协助组委会巡视赛场、评审和评奖等工作。

二、竞赛工作

第二届大学生物理竞赛分三个类别,分别为:I.综合实践类竞赛,II.物理学术类竞赛,III.科技创新类竞赛,分别设置三个竞赛工作组和三个专家组。本次竞赛内容为:I.综合实践类竞赛(实施方案见附件3),其它两类竞赛事宜另行通知。

 

 

附件:1.竞赛工作组成员名单

2.竞赛专家组成员名单

          3.西南大学第二届物理创新大赛实施方案

 

 

西南大学创新创业学院

西南大学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

2020年10月12日


附件1

西南大学第二届大学生物理创新竞赛

工作组成员名单

 

组  长:邓  涛  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副院长、教授

副组长:刘汭雪  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党委副书记

成  员:李国庆  物理实验教学中心主任、教授

谭兴文  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创新创业发展中心主任、副教授

杨亚玲  物理教研室副主任、副教授

贺  颖  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团委书记

孙  凯  物理实验教学中心教师、副教授

张巧明  物理实验教学中心教师、副教授

贺  颖  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团委书记

江宜航  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科普社干部

周建成  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科普社干部

古骐嘉 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学生会干部

秘  书:吴  曦  物理实验教学中心教师

联系电话:13996027511


附件2

西南大学第二届大学生物理创新竞赛

专家组成员名单

 

组  长:邓  涛  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副院长、教授

副组长:李国庆  物理实验教学中心主任、教授

成  员:谭兴文  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创新创业发展中心主任、副教授

孙  凯  物理实验教学中心副主任、副教授

张巧明  物理实验教学中心副主任、副教授

雷衍连  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教师、副教授

陶敏龙  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教师、副教授

            杨  铁  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教师、副教授

            王  彪  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教师


附件3:

西南大学第二届大学生物理创新竞赛

实施方案

(I.综合实践类竞赛)

 

一、竞赛目标

为展现学校大学生物理实验和技能风采,激发学生对物理实验的兴趣,促进物理知识在各学科中的实践应用,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推动大学物理实验教学改革。

二、竞赛主题:

物理改变生活 创新照亮未来

三、竞赛分委员会

组  长:张巧明

副组长:孙  凯  谭兴文

成  员:王彪、徐小慧、杨 铁、雷衍连、唐 曦

四、专家组成员

组  长:张巧明

副组长:谭兴文  

成  员:邓 涛、孙 凯、王彪、孙卫伟、徐小慧

杨 铁、唐 曦

1.参赛对象:

全校在读本科生,每队不多于3人。

六、竞赛内容:

以大学物理实验的主要项目内容为基础,进行项目的综合拓展,注重物理知识与各学科知识的融合,重点考察学生的动手实践和创新思维能力,涉及物理学中力学、热学、光学、电磁学等相关基础知识。本次竞赛拟定10个实验内容作为初赛题目,其中复赛项目从初赛题目中随机抽选5个。

竞赛实验题目如下:

(一) 利用分光计测玻璃的折射率

(二) 超声波在不同液体中的传播速度测定

(三) 自组电桥测中值电阻

(四) 落球法测定液体粘滞系数

(五) 拉伸法测量金属丝的杨氏模量

(六) 驻波法测量弦线密度

(七) 电表的改装与校准

(八) 不同液体表面张力的测定

(九) 设计组装一个30倍放大率的望远镜

(十) 自拟题目

七、报名时间:

报名时间:即日起 至10月30日

八、报名方式:

(一) 现场报名:在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学生会办公室填写报名表,并加入竞赛交流QQ群(661503755)。

(二)网络报名:微信关注公众号“西大科普空间站”,发送“报名”并扫描“西南大学第二届大学生物理实验竞赛”二维码,录入报名信息,并加入竞赛交流QQ群(661503755),详情可咨询江宜航(联系电话:18282955303)。




九、竞赛流程及日程安排:

(一)比赛项目及流程公布(10月18日)



竞赛流程及竞赛注意事项在“西大科普空间站”微信公众平台和竞赛交流QQ群同步发布。


    (二)初赛(11月15日-25日)

初赛主要考察参赛队伍的创新设计能力。参赛队伍可根据公布的项目清单自行选择一个项目自主设计物理实验,且须在11月14日下午17:00前将实验设计书提交到邮箱1509449024@qq.com(模板将发送至队长邮箱),评委会将从实验原理、实验设计、测量方法选择、消除误差设计、仪器调节方法等方面考察实验设计书,评定成绩。每个作品由3名专家进行评判,其平均分作为初赛成绩,初赛成绩占竞赛总成绩的30%。如果参赛队伍较多,可根据实际情况适当筛选淘汰部分队伍,并将结果在“西大科普空间站”微信公众平台和竞赛交流QQ群进行公示。

最佳人气投票环节(11月26日-12月5日)

自11月26日起,在微信公众号“西大科普空间站”展示各组实验设计书并发起初赛投票环节,每人每天限投5票,活动持续5天,最终选取得票数最高的人气参赛小组直接晋级复赛。(人气小组初赛成绩依然由评委评定,但不参与复赛名额竞争)。评审原则:1. 参赛队伍制定的实验方案,要求原理正确、方法准确、实验步骤清晰。2. 实验方案的可行性要有一定的理论依据。

(三)复赛(12月6日)

复赛主要考察参赛队伍的实验操作技能,并兼顾物理知识、实验设计、报告撰写能力的考察。复赛项目共5个(从初试题目中选取)。组委会将于12月5日24点前在“西大科普空间站”微信公众平台和竞赛交流QQ群公布复赛项目清单。每支参赛队伍复赛时的题目将在进入实验室后当场揭晓(从复赛项目清单中随机抽选)。复赛成绩占竞赛总成绩的百分之七十。

注意事项:

1.物理实验竞赛每场比赛时间为2小时,包括“调节仪器”、“实验测量”、“数据处理”、“完成实验报告”等各项内容。监考老师评价参赛队伍的操作分,实验报告交评委会审议。参加实验竞赛时可以携带计算器、尺子、笔及其他学习辅助工具,不能携带电脑以及实验教材等其他参考资料。

    2.竞赛期间,首先应根据题目完成实验设计,向监考老师提交实验方案和参数设定,经检查如方案不切实际或有可能损坏仪器时,监考老师有权要求参赛队伍重新修改,直至监考老师认同其实验方案及参数设定后方能开始实验操作。

    3.参赛队伍拥有两次向监考老师要求实验提示的权利,但提示需扣除操作分。两次提示后若方案仍不能通过,监考老师有权终止其参赛,具体评审原则如下:

(1)针对赛题制定实验方案,其可行性要有一定的理论依据。

(2)测量结果应符合实验要求,数据处理要有合理性。

(3)仪器的调节与操作应符合实验要求,不应有违规操作现象。

(4)实验报告应该有实验结论,要求简明扼要。

(5)主要考核点包括:实验方案、仪器操作、测量结果、数据处理、实验结论共5个方面。

十、颁奖典礼及奖励

根据参赛队伍数量,由组委会商议分物理专业和非物理专业按比例确定奖项设置(参赛队伍的40%,其中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分别占比10%、10%、20%,优胜奖若干)。竞赛结束后将在“西大科普空间站”微信公众平台和竞赛交流QQ群公示名单。获奖选手均有校级获奖证书、奖品或奖金。若获奖选手为正在修读物理实验课程的学生,则在该课程成绩中增加3到5分的附加分,获得的比赛成果符合学校创新实践学分认定标准的将可转化专业学分。表现优异的同学可推荐参加校级、市级、国家级相关竞赛。